計畫緣起

一、理念之形成
國家的競爭力在於教育的品質,因此教育部為提升國家整體之競爭力,乃致力於教育品質的提升。於是從90年代開始,即大力推展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措施,如「高中職社區化」、「高中職優質化」到「輔助經濟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補助方案」,其教育資源的均衡、社區內高中職學生適性學習機會均等,並以校為主的內部改造優質化進而關心社會弱勢,以達到社區內國中畢業生就近入學之目的。 高中職社區化推動多年,對引導各校進行跨校合作、強化社區關係、發展適性課程等目標之成效顯著,也為十二國民基本教育完成舖路之工作。其後,教育部將全國規劃為十五個免試就學區,其中基北區為基隆、新北市與臺北市所組成之免試就學區,基於高中職社區化之各高中職學校已深耕合作多年,因此能在高中職社區化的基礎上,將原有的合作關係與模式擴大至其地理範圍的合作學校,以提供基北區的國中學子獲得教育資源共享、適性課程發展及特色教學創新的學習試探,進而引導學生能就近入學。

二、理念落實之過程
為提供基北區內臺北市與新北市之國中學生學程試探及適性學習的教育環境,士林高商便主動參加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方案說明會,並藉由本校召開之104年度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地理範圍調整規劃會議,邀請原有的高中職社區化北市一區適性學習社區之學校,包含百齡高中、惇敘工商、稻江護家,共同討論及規劃,以設計適性課程,讓免試就學區內之國中學生得到學程試探及適性學習之機會,發揮多元功能,落實體現社區國中畢業學生就近入學、適性發展之理想。

三、參與計畫高中職學校合作之原因
104年度百齡高中、惇敘工商、稻江護家及士林高商四校基於下述考量,共組「多元適性學園」社區合作學校:
(一)配合教育部高中職社區化推動方案實施計畫辦理,結合臺北市具有辦學特色之鄰近高中職學校,擷取各校辦學菁華、教學資源、課程特色、教師資源共享等,以強化學校與社區之合作關係,達成課程與資源共享,以鼓勵學生就近入學,建構學生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
(二)實踐社區整體營造理念,化社區整體營造願景為實際行動。
(三)配合各校校務發展計畫,廣建教育夥伴、推行教育鬆綁、發展學校群組資訊教學、鼓勵跨科、跨校選修、推廣終身學習、推動校際交流。
(四)百齡高中、惇敘工商、稻江護家及士林高商分屬不同類型鄰近學校,進行課程區域合作、社區資源整合及招生整合,以充分運用教育資源,創造多元、開放的教育環境。
為延續「高中職社區化政策」的精神,並積極進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奠基工作,除持續高中職社區化之成果外,以縮短聯盟各校教育資源的差距,並加強聯盟區域內高中職學校的水平式的合作夥伴的關係,亦建構社區內高中職學校與國中、大專校院、產業及社區機構的垂直式的合作關係,以達成師資、課程、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共享,進而同步提升社區內之高中職教育競爭力,並加強與國中端合作,以達成就近入學之指標。

四、參與計畫高中職及特殊教育學校合作之目的
為使國中學生能有適性學習的機會,以落實就近入學的目標,本計畫之目的如下所述:
(一)建立免試就學區內跨縣市之高中職學校與國中之互動與交流平台,以突破現有空間、時間與課程結構的限制。
(二)進行高中職學校與免試就學區內國中垂直合作,形成緊密互動的夥伴關係
(三)提供國中的職涯試探與生涯探索課程,以充分培養學生適性發展的分流選擇能力。
(四)達成免試就學區內跨縣市之高中職學校與國中之師資、課程、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共享。

計畫目標

一、促進資源均衡:
(一)建置合作學校之統一聯絡窗口,以應各校於執行計畫之場地及設備之需求。
(二)整合各校資源,提供北市一區及新北市國中學生生涯試探課程之學習。
(三)配合各校辦理之各項計畫,提供跨校師資與課程之配合。
(四)建置各項活動及競賽之資料及成果彙編,以供各校作後續辦理活動之參考。

二、落實適性學習:
(一)強化合作學校適性課程,培養學生職類興趣,引導學生職能發展。
(二)培養國中生就讀高職前之技藝教育知能,滿足學生適性發展需求。
(三)深化高中職生學習之綜效,辦理產業界互動參訪以符應未來趨勢。
(四)辦理免試入學學生生涯進路探索營,提前體驗未來生涯發展進路。
(五)發展商業、家事、工業各群科國中生生涯探索教學活動教材。

三、共創夥伴優質
非精進標竿學校,故不必辦理。

四、導引就近入學:
(一)培養國中學生多元價值的生涯發展觀,選擇免試就學區內學校就讀。
(二)就國中、高中職與職業環境做縱向系統性之連結,引導國中學生能在地就學。
(三)清楚介紹免試就學區內之教育學制與課程,於提供學生充分探索之時間與多 元試探之活動後,鼓勵就近入學。
(四)提供健全及充分的生涯資訊,幫助學生於選擇免試就學區內學校進行生涯規 劃與抉擇。